麻城鼓楼街道:背街老巷变网红打卡地

时间 : 2023-08-05 09:54:36 来源 : 黄冈日报

麻城市鼓楼街道改造肉糕巷——

背街老巷变网红打卡地


【资料图】

盛夏时节,漫步麻城肉糕巷,古香古色的建筑、便民的桌椅、暗香浮动的各色月季花,与市民、游客一路相伴。一边是保存完好、充满烟火气的老街巷,一边是日新月异的城市化建设……这一老一新,奏响了这座城市建设的动人旋律。

位于麻城市鼓楼街道杨基塘社区的肉糕巷距今已有111年历史,因多家商户世世代代在此制作和销售麻城肉糕而闻名。肉糕巷全长约400米,共有商铺33家、居民45户,其中肉糕商户13家。

以前的肉糕巷是出了名的脏乱差,去年开始,鼓楼街道依托该市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契机,将共同缔造理念贯穿于肉糕巷改造全过程,探索出了改造片区化、运营市场化、群众自治化等旧改新模式,让昔日的背街老巷蝶变为网红打卡地。

党员带头示范,把群众拧成“一股绳”

为充分尊重商户和居民的意见,做好改造沟通协调工作,社区建立小巷夜话、居民有话说、开门接访、敲门走访等共谋共建共管机制,广泛了解群众意愿、倾听群众呼声、收集群众意见,在说事、议事、办事中听民声、聚民心、解民忧。

建设前,改造专班、社区干部通过开展“小巷夜话”活动,敲门走访行动,摸清居民需求清单,制定社区资源清单,建立改造项目清单,收集居民需求100余条,制订了“针灸式”微改造方案。建设中发动党员群众拆除违建、改造庭院,共拆除40户院子和台阶,巷道拓宽到了5米,全程零补偿、零纠纷、零上访。

“千里家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”在肉糕巷改造项目中,党员李淑兰第一个站出来,带头拆除了16平方米车库和22平方米院落,上演了现代版“三尺巷”的故事。

81岁的退伍军人丁战,带头拆除其面积约32平方米的院子,在后期改造升级中更是搬出自己养护多年的花草来装点肉糕巷,并无偿维护小巷其他花草树木。

通过党员带头示范,群众积极性不断提升。建立“1+N”群众自治机制,即由1名社区工作者、N名党员、商户、群众等组成志愿服务队,打造便民小院、休闲小院、收藏小院、剪纸小院、戏曲小院、针绣小院等小院,开展邻里互助式服务,满足居民家电维修、修锁换锁、棋牌娱乐、收藏品鉴、听曲唱戏、剪纸刺绣等需求,不断提高居民自我服务能力,推动个人服务组织化,把部分居民从小区服务对象发展成小区服务力量,让居民乐在其中、诗意安居。

做强肉糕产业,为群众搭建“一个家”

环境不佳,管理不到位,顾客不愿意来,肉糕店的生意自然也不怎么样。为了让巷子里的商户能重拾信心、重振旗鼓,社区把33家商户组织起来,经过多次召开协商碰头会,成立了肉糕巷肉糕协会,让群龙无首的商家有了主心骨。

每月召开一次商家自治会议,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发表意见,只要有利于肉糕巷的,社区一一采纳。

每月开展门前四包评比会,评诚信门店、网红门店等,商户统一服装迎客,既鼓励了商家,也招揽了顾客。

统一更换不锈钢垃圾桶,厨余垃圾定时定点统一收集和清运,每天清理门前下水道油污,每周五清洗肉糕巷街面。

统一摆放厢式花箱、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红灯笼,安装休闲长椅,巷口和巷尾挂上网红灯笼……

为更好地服务广大顾客,肉糕协会研究制定了商家公开承诺,坚持以诚信为主,按照“选材地道、制作精良、货真价实、营养丰富、秤平斗满、童叟无欺”的制作经营要求销售肉糕。

在协会的带领下,商家们统一了店铺招牌、商品展示柜,卫生标准和服务要求都极大提高了。大家纷纷将自家原有的店铺进行提档升级,线上抖音直播。同时,街道还不定期组织网红“探店扫街”,引导商户将美食产品上架到美团、饿了么等团购平台扩大销售渠道,开展系列活动引流稳客。

(责编:白楚云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