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北方网讯:长久以来,集贸市场内个体摊贩的缺斤短两行为可谓是最让消费者头疼的“顽疾”。虽然按照要求,集贸市场设立了公平秤,但很多消费者担心为了追回三两二两的,不仅要和摊贩交涉,甚至还会引来一肚子气,所以选择了忍气吞声。而网传津南区双港街道内有一家集贸市场,如果发现缺斤短两,不仅有人帮忙追回损失,还能得到“缺一罚十”的赔偿。事实真的如此吗?本报记者对这家市场进行了体验调查。
(相关资料图)
“黄牌”商户无人问津
上周二,本报记者来到坐落于津南区双港街道的锦堂菜市场。从市场西侧的大门走进去十多米,桌子上摆放的公平秤十分醒目。记者看到,一位推着自行车的大爷将车筐内的几样蔬菜放到公平秤上,一边看着公平秤的数字,大爷一边喃喃自语着。凑到跟前才知道,大爷是在计算重量是否和钱数相符。看到大爷连连点头,记者询问得知,无论是购买的卷心菜,豆角还是辣椒,都不缺分量。大爷说:“现在这个市场的分量基本上都是够的,可不像原先了。原先不管是卖菜的,卖肉的,还是卖海鲜的,就没有不缺分量的。现在市场里可不敢了。缺斤短两的都被挂了‘大黄牌子’了,谁家缺斤短两,大家都看得见,谁还去那家买。影响买卖了,看谁还敢缺斤短两。”
真的像大爷说的那样吗?记者在市场猪肉区看到,在一商户摊位上方,确实挂着一块写有“缺斤短两黄牌警告商户”的牌子,显得十分醒目。与旁边不断有顾客上门的猪肉摊相比,这家猪肉摊根本没有什么生意。一些市民看到这块牌子都远远地绕开。50岁左右的外地女摊主无聊地坐在摊位后面,目送着眼前的顾客从摊前走过。询问女摊主怎么会被挂上这种牌子,女摊主只是连忙说着:“现在咱家绝对不差分量了。放心吧。不信你可以去复称,要是少了分量,缺一罚十。”
称重不“去皮”也能退钱
记者在暗访中发现,这个市场使用的塑料袋虽然薄厚、规格、大小不同,但袋子上都印着“缺一罚十”字样。在公平秤前,记者还看到了这样一幕。一名拎着厚厚塑料袋的中年男子走到近前时,另外两名男子突然将他拦住,表示是市场的工作人员随机为消费者复称。中年男子先是将整个袋子放到公平秤上,看到上面的数字后,中年男子显得很满意。得知消费者购买的是每斤价值150元的海蟹,工作人员连忙将袋子中的海蟹拿了出来,随即放到了公平秤上。再次看到上面的数字,这名消费者的脸色顿时就变了。原来海蟹的净重量差了将近二两,也就是说这个袋子就让消费者花了29元。
见此情景,两名工作人员说道:“虽然说连着袋子称重是够分量的,但也不能让您吃这么大亏。您在哪家买的,我们帮您回去找他去。”说完,两名工作人员就带着消费者回到了水产摊前。见到消费者去而复返,身边还带着市场管理人员。一对年轻的男女摊主忙说道:“我们可没少给分量呀。”此时,市场管理人员说道:“不是告诉你们用大兜时要给人家‘去皮’吗,人家买的是螃蟹不是你的兜。”听到此,男女摊主急忙将袋子占去的29元还给了消费者。
诚信经营是一种双向公平
记者亮明身份后,市场负责人张经理对记者说:“不缺斤短两既是给消费者公平,也是给经营者公平。只有诚信经营,消费者才能信任这个市场,市场也才能够长久,健康地发展下去。”
张经理介绍说,以前这个市场也曾经出现过缺斤短两的问题。一些原本诚信经营的摊主见别人缺斤短两没人管,也纷纷效仿。一段时间后,很多消费者都不敢到这个市场来买东西。没人买东西,市场摊贩的日子也不好过。从今年全面复产复工之后,市场就决心下大力量整顿缺斤短两问题。
市场首先联系属地双港市场监管所,对市场内的秤进行检查。最初的时候,市场监管所每周都会来查至少两三次,市场内的电子秤100%检查合格,才会让摊主使用。之后,执法人员和市场管理人员还对全体摊主进行了宣传教育,给大家讲解了缺斤短两的危害性以及将会受到的行政处罚。在这个基础上,市场还安排人员不定期、不定时、不定项地对消费者购买的物品进行复称,凡是发现不够分量的,第一次发现不仅要罚款,还会悬挂黄色警告牌。经过一段时间整改完毕的,市场才会将牌子摘下来。而对于多次出现缺斤短两现象的商户,市场将终止和商户的合作,将这类不诚信的商贩驱逐出场。对于消费者发现缺斤短两的问题,市场还会对商户进行缺一罚十,并把罚金补偿给消费者。下一步,他们还将严格检查“去皮”制度,让消费者在这个市场安心消费。
看来缺斤短两这个让大家都头疼的“顽疾”并非无药可治,那么,其他集贸市场尤其是大型批发市场内是否还有缺斤短两的现象呢?本报面向社会征集线索,欢迎读者将自己的消费经历发送至“促消费 新报在行动”专栏,联系方式13820087999(同微信号)。记者将根据线索继续深入调查,促进市场有序、健康发展,促进安心消费,我们在行动。(津云新闻编辑刘颖)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